十年义诊 大爱无疆 ——记杭州经典中医研究院肿瘤专家金义

       “金医生,我昨天刚刚去做了CT复查,那个7mm的结节没有了。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谢谢你啊!”7月14日,家住杭州的退休高级工程师黄女士来到杭州经典中医研究院,给金义医生送上一封感谢信。

       几个月前,黄女士体检时发现自己左肺有7mm的结节,医院告诉她,不能排除肺肿瘤的可能性。因为黄女士的爱人患有肺癌,黄女士担心共同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,可能造成夫妻同病。她立即陷入了对肿瘤的恐惧中,整天担惊受怕,吃不香睡不好,东想西想,越想越怕,精神负担极大。

       一个朋友向黄女士介绍了金义,说这位从上海来的中医专家特别擅长治肿瘤。“第一次就诊,金医生为我花了一个多小时,望闻问切极为认真,还不厌其烦地开导我。走出金医生的办公室,笼罩在我心里的阴霾消散了大半,感觉身体都好了很多。”在金医生耐心的劝导下,黄女士放下心理包袱,安安心心地看病吃药,在吃了金医生三个月的中药后,经浙医二院CT复查,左肺的结节居然奇迹般地消失了。“最让我感动的是,金医生每次诊治都不收我的挂号费,我从来没遇到过医德医技如此高超的医生。”


●  专家名片

       金义,中医肿瘤专家、中医内科疑难病专家。上海中医研究班毕业,从事中医临床50年,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。有深厚中医理论功底和丰富临床经验。擅长治疗中医肿瘤、内科各类疑难杂病。对良、恶性肿瘤、顽固性药物依赖性失眠、焦虑、忧郁症及各种精神心理疾病、对青少年增长智力提高学习成绩,均采用纯中医中药治疗,有独特的临床经验。详见http://www.huiyuanzhongyi.com

       门诊时间:周三上午、周六下午

       门诊地址:杭州经典中医研究院(淳德堂) 杭州市中山南路459号

       咨询电话:0571-86810939


中医专家金义:应把肿瘤当成一种慢性病

        初见金义,第一印象是目光有神、声音洪亮,如果举办一个100多人的健康讲座,不用给他话筒,最后一排都能听得清清楚楚。

       中医是金义人生中最激情的事。他一谈起中医,音调就会跑高八度;一说到社会上个别人对中医的质疑和非议,他难掩气愤,十足一个“老愤青”。在他看来:“一个没有激情、没有责任感的医生,是看不好病的。”

       此话不假。金义加入杭州经典中医研究院没几个月,已经收到6封来自患者的感谢信,治愈的疾病涉及肺炎、失眠、肿瘤、盗汗、脂肪肝、不孕不育等。不难看出,金义对许多疑难杂症十分在行,不过他最拿手的还是治疗肿瘤及肿瘤康复,名气之大,连联合国癌友康复协会(由146个国家和地区组成)抗癌防癌专业委员会都来邀请他担任顾问。

       “肿瘤不等于绝症,我们应该把肿瘤当成像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病来对待。中医中药对付肿瘤很有优势,像乌梅、甘草、黄芩等中药,除了对癌细胞增殖抑制外,而且还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。”

       行医50年来,金义治疗肿瘤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,他认真学习国医大师何任的“不断扶正,适时祛邪,随证治之”以及何裕民教授“调整为先,零毒为佳,护胃为要”的方针,两者结合,自创出“防治结合,中西结合,脑体结合”的十二字治癌原则。

       灵活运用这十二个字原则,金义救活了很多肿瘤患者:

       李先生,44岁,患鼻咽癌3年,化疗后白细胞只有2.2,服用中药35天后白细胞增加了近乎三倍,身体舒服多了,后坚持服用中药,至今未见转移复发。        陈女士,56岁,新加坡人,患食管癌、舌癌。她1年内做了2次手术,切除部分舌头。吃了金义的中药后,她精神提振、面色好转,饮食、睡眠、两便均正常,至今没有复发。她每年春节都要打电话给金医生拜年,报告好消息。

       蒋女士,58岁,31年前患直肠癌,手术后只能通过人工肛门排便,31年来坚持吃中药,金义称赞她是“抗癌真英雄”。

       马先生,76岁,1993年11月恶性淋巴瘤手术后;其夫人沈女士,66岁,1996年患子宫颈癌,手术后,十余年来他们夫妇一直坚持中医中药食疗及保健按摩,迄今一切正常。

       2006年2月,夏女士58岁,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切片报告书及CT确诊为胃癌,并累及胰腺、双侧肾上腺、腹膜后淋巴结转移,不能手术,某教授对家属讲:“尚有3-6个月生存期……”经短期化疗、放疗及长期中药治疗,生存期大大超过原来的预想,真乃抗癌英雄也。

       金义告诉我们,中医治疗肿瘤,需要病人的坚持。他把疗程分为两个阶段:5年内每天吃中药,每天一帖;五年后每个月吃一周中药,可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复发和转移。“千万不能嫌药苦而不吃,更不能感觉舒服点就中断服药。”

心理学家金义:治肿瘤要脑体结合

       十二字中的“脑体结合”,指的是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一样重要。金义精通心理学,作为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、行为医学专科分会委员,他深知情绪对肿瘤康复起到了何等关键的作用,中医古典医学典籍远在两千多年前,就已经认识到情志失常可导致机体罹患肠覃、石瘕、癖结等痼疾。

       江苏人小张诊断出肿瘤时只有31岁,结婚没几年,因为在外打工,就没有要孩子。2010年,小张被诊断为睾丸癌伴腹主动脉左侧淋巴结转移。因为他没有医保,手术加化疗的巨额医药费让这个小家彻底破产,告贷无门,再也无力治疗下去了;雪上加霜的是,手术让他失去了生育能力,妻子因此要求离婚。

       绝望的小张选择自杀,虽然被人救下,但他仍然觉得了无生趣,生不如死。

       金义知道他的遭遇后,先想办法为他解决经济上的顾虑,不仅免去小张的诊疗费,还把他推荐给某慈善组织,由该组织承担他所有的中药费用,这样一来,小张治疗就不需要花一分钱了。

       金义把小张夫妻俩都请过来,像家中的长辈一样开导他们,即使自己不能生,还可以领养,解开他们的心结,终于挽回了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。

       而后,金义针对小张对肿瘤的恐惧和焦虑等负面情绪,多次与他谈心,终于让他卸下了沉重的心理包袱。

       小张身体康复得非常快。后来他每天都喝金义开的中药,饮食睡眠都恢复正常,还能做一点强度较轻的工作了。小张夫妻把金义视为“救命恩人”。

慈善家金义:大爱无声 大医精诚

         金义是个很有个性的人。

       普通人有各种各样的爱好,晚饭喝杯酒,心烦抽根烟;金义生活得像个清教徒,他不吸烟、不喝酒、不赌博、不跳舞,理发就花5块钱,他唯一的爱好是看中医经典。

       普通人汲汲营营,为了能升职花尽心思;金义到退休,只有一个主治医师的头衔,还是1988年1月国家予以免试晋升的。因为他工作50多年来,从来没有参加过晋升考试,他的精力都花在如何提高自己的医技上了。可是他到了浙江,三家医院都聘任他为主任。

       普通人退休后,要么安享晚年,要么出去工作赚点外快;金义退休后,选择做一个慈善家,他参加台湾“慈济会”、上海慈善基金会、浙江慈善总会义工部“滴水公益”等多个慈善组织。

       2002年,金义在上海松江开了一家慈善诊所,免费为患者开方。2010年,金义背起旅行包,去全国各地义诊,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,了解民生疾苦。他的足迹踏遍浙江、江苏、安徽、东北各省的福利院、社区、贫困农村,旅费、住宿费全部自掏腰包。

       退休10年来,金义义诊上万人次,没有收一分钱的诊疗费。他用慈善大爱之心来化解病人的痛楚。

       “我做义诊,一不为名,名气对我没有任何意义,人生在世不过36500天,何必把名利看得太重呢;二不为钱,国家每月都发我五六千块养老金,已经很多了。人家生病已经很可怜了,我不收挂号费,这十块二十块给病人省下来,至少能让他们在路上坐个车。”金义的话很朴实,却包含了他对病人真挚的感情。

       金义对病人特别耐心,问病情特别仔细,病情复杂的,望闻问切,花一个多小时是常有的。“我认为,所谓的‘医者父母心’,应该修改为‘医者儿女心’,作为一名医生,要把病人当做自己的家人来关爱。”他的人生准则就是“认认真真看病,清清白白做人”。

       金义的工作得到了杭州中医界的认同和肯定。今年,6家中医医馆和一家企业、一个社区共同推荐金义为“浙江省首届‘十大杰出义工’”,推荐表上这么写着:“金义医师十年如一日,免费义诊、奉献社会,全省独有,全国少见,实慈善之楷模。”

       金义笑着说,他身体很好,再义诊30年没问题。“我有个理想,成立‘中国慧渊慈善基金会’,‘慧渊’两字是从我父母名字中各取一个字,他们都是义工”,希望会同有志于中医事业的朋友们,大家一起奋斗。”

       金义坚信,慈善终将成为一种道德力量,推动我们社会的发展和进步。文/朱寅

标签: